如果一个人北京人请你吃饭,可得看看这个。。。
说起去别人家吃饭这事儿,
在咱北京,想想真挺不“简单”。
从邀请到赴约处处都有讲儿,
甭管是串亲戚,还是去朋友家,
深一琢磨,都不同!
按北京的老规矩:
三天为“邀”,两天为“请”,当天为“提(di) 拉”。
既不能提前,也不能当天,以三天为好。
如果说是关系最远的,我想恐怕这三天都不够。
因为关系远,必定是有事才会邀请吧,
头三天,恐怕也不能完全体现出诚意。
其实并不然,
提前个十天八天的邀请人家行不行?不行。
为什么不能提前呢?
因为您要请的人,也许有公务在身,
也许有要事相扰,这叫“官身不由己”,
您通知他早了,有可能他扭脸儿忘了。
三天,这是约定俗成的“邀人”时间。
当然,您愿意提前个把月知会一声没问题。
甭说了,是哥们瓷器的,莫逆之交的
您这随时“提拉”过去,绝对给您足够的面子,
哥们儿嘛,熟人不讲理(礼儿),可以!!
看您什么事了,平时难得一见的朋友,
提前打招呼相约最好了,
要当天“提拉”,回头人家说您是凑数也不一定
虽然这个规矩到现在并不是完全照搬,
但是真是应该注意点儿。
就是去自己姥姥家,奶奶家,
都是自己个儿直接过去了,
赶上就跟着儿“蹭饭”,赶不上,也单独给你弄一顿
有句老话儿,“姥姥家的狗,吃了抹嘴儿就走”。
吃的好像最在意吃食的讲究上
要吃的好,环境好,聊到点儿上,
您要在家请,起码啊,双数儿的菜吧,
按人数您凑个双数,或者多两俩
鸡、鸭、鱼、肉是应该有的;
凉、热搭配也要有的;
荤素搭配;颜色搭配;甜咸搭配
水果和汤是锦上添花,您掂配着来。。。
这才能体现这关系其实不是那么“远”不是?
吃的好像就没那么多讲究了,
特意说好了,您给准备点
像一放假“提拉”来的铁瓷这样的够吃就成,管够,
待的地儿舒服就成,聊不到点上正常
全是扯闲篇儿。
像家里有什么粥啊,咸菜啊,
吃糠咽菜的也敢留人吃一口的。
不管饿不饿,也不是去吃饭
反正一定会吃撑,吃完还不空手的就是
奶奶和姥姥家了。
别人请客,别迟到,
回头人家十几个等你一个人,
如果在外点菜,别人请点菜就收着点儿。
如果是去人家,最好别空手,
到了点,别影响主人家作息,
如果只是拜访,不想吃饭那就避开了饭点儿。
拘束就少了,
关系越铁,越自在,关系到了,
住哥们儿姐们儿家都成!
这吃饭的礼儿啊,
打小儿啊就“刻”进了骨子里了,
吃饭不许吧唧嘴儿 ,
但凡吃饭的声儿大了些。
准能听见“这谁呀这是?前门那边都听见了”。
吃饭从来不许乱扒拉菜,
小时候,能吃到喜欢的菜的时候并不多。
如果一个没忍住,乱拨一通,
一准儿得说“干嘛呢你,你扒拉完别人还吃不吃啦!”
吃饭不许敲碗碟儿,这是要饭呢还是要饭呢,
筷子不许插碗里,这是给谁上坟呢这是。。。
也不许指别人,
您这筷子一伸出去,滴了耷拉的,不礼貌
边吃边溜达不成,没规矩
边吃边说话不成,
真要是说,您咽完了说,
吃饭添饭不能说要饭。
看到这儿,您或许会讲了
平时我们大大咧咧的,去个朋友家也没觉得怎么着
去个领导,或者赴个约会也没觉得怎么着了,
嗯。是。就因为我们从小就知道这些个规矩
违反了,大人也会给您扳过来,
看似简单,却是一辈子的习惯
以前北京的地下铁车厢里经常广播一句话:
“各位乘客!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,
敬老爱幼是我们的优良传统```````!”
虽然这句话,现在取消了好像,
但是出门有教养,吃饭有规矩
一辈子都忘不了!!
本文图片来自网络,侵删!
来源:老北京城
商务合作请加微信:ygdong90
关注公众号:拾黑(shiheibook)了解更多
友情链接:
关注数据与安全,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:https://www.ijiandao.com/
安全、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:https://www.yaorank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