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家呼吁外卖平台逆向改进算法

社会 来源:封面新闻 2024-09-12 11:12:38
封面新闻记者 吴雨佳
近日,杭州余杭一位55岁的外卖员因为过于劳累“猝死”。有传言称“平台停止注册45岁以上骑手,并停止给45岁以上骑手派单”,外卖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,网传配送员年龄上限为45岁系虚假不实信息。
数字经济学者盘和林认为,从客观条件来看,45岁以上的骑手,即便平台不禁止,体力、精力、反应力也不足以支撑他跑外卖。一般人一过40岁,一面要应对上有老下有小的各种繁杂事物,另一面还要应对身体发出的各种警报,如痛风,糖尿病,三高等慢性病会接踵而至。
所以,平台是否允许“45岁骑手”并不是问题的关键,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如今的骑手工作强度会这么大?答案其实很简单:算法。
盘和林建议,平台要逆向改进算法,即算法不能仅考虑效率维度,还要看得见“人”,外卖小哥不是平台赚钱的工具。
盘和林表示,平台企业是通过订单抽成来赚钱,自然而然的,平台就希望订单多一点,而平台决定订单数量的,是食客,食客下单多,那么平台就赚得多,影响用户点单量的因素很多,其中最核心的因素就是送餐时间。于是,平台就以算法辅助骑手缩短送餐时间。比如从A餐馆到B住宅楼,走小路比走大路要节省2分钟,当有经验的骑手尝试走小路,算法就会记下这2分钟,未来送餐,系统的预估送餐时间就会减少2分钟。在算法加持下,系统内送餐时间记录被骑手自己不停的刷新,越来越短。这对于一部分年轻力壮的骑手是好事,因为系统会奖励按时送达骑手更多的订单,且每一单送餐时间短就可以多送几单。但如果你是45岁以上,当身体状况和反应能力使得你追不上年轻人,那么“拼命”变成了一种常态。
那么,怎么办?
盘和林指出,实际上钥匙在平台手里。平台要做两件事:第一件事是逆向改进算法,缩短的时间给外卖员补回去,又或是减少超时处罚。第二件事是提高外卖配送单价,经常有人嘲笑欧美的外卖配送,配送费很贵,配送时间很长,用户体验很差,但是你有没有想过,一个国家正常的发展趋势就应该是劳动者收入逐渐提高,中国的“人口红利”正在消退,没道理劳动者越来越少,收入却越来越低,给劳动者正常合理的劳动回报,应该成为中国人整体“共识”。
“算法可以逼着人拼命奔跑,但也能逼着人劳逸结合,关键看你怎么用。”盘和林说。
延伸阅读
  • 司机大桥上逆行撞人 被抓用衣服蒙脸

    4月28日晚,四川宜宾长江大桥一辆轿车撞倒一位骑电瓶车的外卖骑手。现场视频显示,涉事司机被控制后用衣服蒙住自己头部。4月29日,宜宾警方相关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,事故致1人受伤,已送医治疗,无生命

  • 店家回应女子点外卖吃出带血创可贴

    4月27日,广东深圳。张女士称吃外卖时发现嚼不动,吐出一个带血迹的创可贴,当即恶心呕吐,去医院抽血检查,结果还未出,外卖送到时包装完好,商家不肯提供店员健康许可证,平台说可以退款,自己不接受这样的处理

  • 抢单外挂成骑手行业“潜规则”

    “手速不够,外挂来凑”——在外卖骑手、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中流行的这一句调侃语,揭开了一场隐秘的“科技竞赛”:从拼手速到拼代码,号称“毫秒级抢单”的外挂软件,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行业。“开挂

关注公众号:拾黑(shiheibook)了解更多

友情链接:

关注数据与安全,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:https://www.ijiandao.com/
安全、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:https://www.yaorank.com/

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
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
赞助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