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上海新开的一家粤菜馆里,暗戳戳地做出了濒临失传的太史名菜——戈渣。甚至有博主斥巨资复刻,并频频翻车,以证明这道菜是多么优秀。然而有北方的朋友看后却提出了异议,表示“戈渣”这种食物在她的家乡应该是一种酷似山东大煎饼的食物。直到和朋友们交流后,发现饹馇、咯吱、戈渣……这些叫法类似的食物,其实全都不是同一个东西!唐山人:我们的特产饹馇,甚至衍生了招待贵宾专门的饹馇宴!
广东人:鸡子戈渣可是我们的历史名菜!难度超高,用料奢侈!在唐山,饹馇的实际读音很像用唐山话念“搁着”。(请自行加赵丽蓉老师的唐山口音)饹馇本身是用绿豆面做的大煎饼。它自带绿豆香气,可以包容很多味道,清香而不突出,口感可酥脆、可绵软,这也就造就了它多种多样的吃法。寻常人家一般会选择炒着吃或者炖菜吃,而孩子们则更喜欢它炸蓬松后,酥酥脆脆裹上糖醋汁的样子。以及唐山人一到年节,就会用饹馇卷上调好的肉馅,炸成“饹馇签子/饹馇盒”,餐桌地位堪比黄桃罐头在东北。饹馇是用优质绿豆淀粉摊出来的,同时也具有豆制品易变质的特点,基本上只能卖半天,所以现在即便是在唐山市区,也很难买到优质的饹馇,想吃好的只能去下面的区县找老手艺人订做。如果说没吃过咯吱盒,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人。咯吱盒在老北京人的记忆里,地位绝不亚于豆汁、卤煮、炒肝这几位。不同于饹馇的易变质,油炸后的咯吱盒水分含量很低,可以储存很久。吃起来焦香酥脆,咔嚓咔嚓直响。一旦入嘴,非“死”不愿停~仔细看看,它和唐山饹馇多少有点像。都是绿豆面做的、看得出咯吱盒下锅前也是大型煎饼的形状。不过咯吱盒的厚度比起饹馇要薄,追溯油炸前的原型,更像是天津的嘎巴。而天津嘎巴也是绿豆面所做。总之,它们都是从绿豆煎饼发展出来的。其实在北京城里,还有另一种咯吱。它也是用绿豆面做的,看起来像大型豆干。北京人会用油煎后蘸酱油加蒜末食用,吃起来的口感是外脆里嫩。把目光从北京城移开,来到河北保定涞水县,那里的饹馇做法和北京的咯吱一样,只不过经常被切成长条状。在涞水,饹馇除了油炸,还可以拔丝、醋溜、糖醋等。和涞水饹馇很像的,还有很久以前的川府名菜——蜜汁锅炸。虽然看起来长得像极了甘梅薯条,但硬要说的话,炸鲜奶才是它的优秀后辈。不同于放了炼乳和大量牛奶的炸鲜奶,锅炸就是很简单的面粉糊糊,凝固后炸成型。还是不太建议大家尝试的,毕竟炸鲜奶会更好吃一些。终于来到了戈渣。在广东,戈渣大多指太史戈渣,是江太史公家的名菜之一。
其实太史家的鸡子戈渣本来也是叫饹馇的,只是因为其中加入鸡子、海胆等名贵食材,才称鸡子/海胆戈渣。太史戈渣和饹馇/锅炸最大的不同就是在用料。之前不论是饹馇、锅炸、还是咯吱,都是用绿豆面和水制成。太史公表示:草率了!太史戈渣用鸡肉、火腿、精肉煨的高汤替代了水,在面粉中加入鸡子、海胆等食材,成冻后裹粉油炸。吃的时候,一口咬下,酥脆的外壳里,溏心流出,才是正宗的太史戈渣!这几种看似相同,其实又不同的食物,我们仔细观察后,还是能有个大致的推断。北京咯吱盒、天津嘎巴、唐山饹馇,都是薄款大煎饼的分支。北京咯吱、河北涞水饹馇、四川的锅炸,都是厚版的淀粉糊饼的发展,而粤菜戈渣是在此基础之上的创新改良。证据就是梅府家宴。梅府家宴指的是梅兰芳老先生的家庭菜单,其中就有一道锅炸,看起来和四川锅炸及太史戈渣非常相似。而太史公也提到过,戈渣这道菜,本是他在京为官时吃到的北方菜,是一道甜口菜,只是后来他回到广东后,命家中厨师按照粤菜做法改了咸口,才有了粤菜的溏心咸口戈渣。
[1] 《唐山的百变饹馇》作者:郭之东,张珍珍
[2] 《关于钟鸣鼎食之家——评“钟鸣鼎食”丛书》作者:钟杰玲
[3] 《太史菜传奇》作者:江沛扬
[4] 《那些即将失传的传统美食》作者:伊风
[5] 《绿豆咯吱入肴香》作者:郝瑞元
[6]《遵化县志》
[7] 《香港米芝莲指南》
[8] 《涞水县志》
[9] 《玫瑰锅炸的改进制法》
空腹不能吃柿子?柿子螃蟹不能一起吃?柿饼白霜多才好?
关注公众号:拾黑(shiheibook)了解更多
友情链接:
关注数据与安全,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:https://www.ijiandao.com/
安全、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:https://www.yaorank.com/